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急慢性化脓性炎症 ,临床可见头痛、鼻塞、脓涕。鼻窦炎发病可局限在一个鼻窦 ,也可同时累及多个鼻窦 ,出现相应的症状。如上颌窦炎以面额部疼痛为主,且上午轻下午重 ;额窦炎以前额部疼痛为主 ,上午重下午轻 ;筛窦炎表现为额部及两眼之间疼痛 ;蝶窦炎的疼痛部位在眼球深部 ,并向头顶放射 ,有时伴发枕部疼痛。鼻窦炎症状重者不仅影响鼻窦粘膜及骨质 ,还可引起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的并发症 ,如视力障碍、硬脑膜内外脓肿、骨髓炎等。
据调查 ,急性鼻炎是引发鼻窦炎的常见病因 ,感染经粘膜下淋巴管或经窦口表面传播 ,或因鼻塞不通时擤鼻不当或喷涕时均可促其感染而发病 ;其次 ,游泳或潜水时污水可经鼻窦口浸入窦口引发感染、拔牙或牙根感染、临近部位感染、鼻部骨折、气压伤性鼻炎和肿瘤、息肉、鼻甲肥大等使鼻腔阻塞 ,压迫窦口形成炎性病变 ;另外 ,营养不良、贫血、内分泌紊乱皆可引发本病。
中医称本病为“鼻渊” ,有“香臭不闻”之说 ,在证型上又有虚、实之分。实者系肺经风热 ,肺失宣肃或肝气郁结 ,气郁化火 ,或湿热邪毒、壅滞鼻窍 ,化腐为脓而病。虚者系肺气不足 ,消肃不利 ,或脾失健运 ,气血生化不足 ,邪毒久困、肌膜破坏 ,而成脓浊涕 ,形成鼻渊即鼻窦炎。然无论虚实 ,均可引起鼻腔、鼻窦粘膜血液循环障碍 ,气滞血瘀 ,粘膜红肿疼痛 ,化腐为脓 ,好发为炎症。
治疗上 ,以益气活血、祛腐化脓、通经解毒为法 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,中药内服外用两结合 ,不仅疗效好且愈后不易复发。